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为山东地层古生物研究奉献一
0 引言
2020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新冠肺炎病毒无情的吞噬着人类的生命。2020年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岁月,南方洪灾夺去了人们美丽的家园。2020年11月25日,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刘书才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刘书才先生出生于1940年1月,享年81岁。1960年,上高中的他被评选为民兵代表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团会议,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发给他一杆长枪、100发子弹、一本纪念册和一支钢笔;1962—1968年,北京地质学院学习地层古生物,其间1965—1966年去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搞四清工作,与工作团团长原地质部副部长刘汉生合影留念;1968—1969年在4628部队学生连锻炼,受到团队和连队嘉奖两次;1970—1972年在陕西省地质局第十三地质队工作;1972—1978年在陕西省区域地质测绘队工作,多次被陕西省地质局授予先进工作者;1978—1995年在山东省地质局地质综合研究队工作;1995—2000年在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工作;2000—2020年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返聘。他的离去是我们山东省地层古生物界的重大损失,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在同各种挑战不断抗争的一生,特别是在与风湿性关节炎和美尼尔综合症这些病魔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令我们感动和敬佩的地方。学术研究方面他在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古生物研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申报与规划以及古生物化石科普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同时也为古生物人才的培养倾注毕生心血。他的故事永远令我们铭记。
1 担当作为,搞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1978年以前,刘书才先生在陕西省主要是开展区域地质填图和矿产普查工作,完成了《1∶5万北宽坪、龙潭沟、洛南、三要幅区域地质调查》、陕西山阳—商县地区化探、石膏矿、煤矿等普查工作,先后任技术负责人、矿区负责、普查组长等。调到山东后,他担任《1∶5万肥城、张夏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野外调查期间,项目组在外租房子自己做饭,他不仅操心大家吃住行,买菜做饭,还全面负责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干劲,总是比别人干的多。最终该项目以92.96分获得优秀。该项目查明了测区泰山岩群的岩石组合、地层层序和火山沉积韵律特征,经区域对比,将其归属于雁翎关组;测制了寒武纪地层剖面,采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系统地划分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查明了三者的对应关系;运用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系统研究了寒武纪长清群和寒武—奥陶纪九龙群的基本层序沉积相,并进行层序地层学的初步分析,查明各层序界面的时空展布,建立了测区的地层格架;运用同源岩浆演化脉动理论指导,采用单元—超单元和构造事件相结合的填图方法,对区内以早前寒武纪为主的侵入岩,进行谱系单位划分,共划分出20个单元,并作了超单元归并,其中新建了6个单元,正确建立了侵入岩演化序列。对各单元的分布宏观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总结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和侵位机制;对韧性变形带进行比较系统地调查,基本查明其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查明了脆性断裂的分布和力学性质。对重力滑移体作了比较详细的观察和圈定,分析其成因,提出了这一灾害地质的预防措施。该项目的实施为在该地区开展研究、找矿、找水以及地质环境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刘书才先生在山东三叶虫化石研究方面造诣很高,经常指导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古生物研究,为山东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2 潜心研究,实现重要地质界线新突破
刘书才先生退而不休,带领大家对山东省寒武系/奥陶系,古近系/白垩系的界线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大大提高了山东省基础地质研究水平,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编图、地学科研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2.1 山东省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山东省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以往是依据三叶虫和头足类化石来确定的,在很多地区凤山阶顶部至下奥陶统下部的地层从未采到过化石。对于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山东省地质工作者一般采用以黄绿色薄层微晶白云岩夹小竹叶状白云岩出现作为奥陶系开始。但是,在张夏地区白云岩层位偏上,临沂—蒙阴地区的黄绿色薄层微晶白云岩夹小竹叶状白云岩在济南地区变为黄绿色薄层微晶石灰岩夹小竹叶状石灰岩。如果按照“黄绿色、小竹叶”原则,那么炒米店组就是跨寒武—奥陶纪。上述的这个重要的年代地层界线实际上是以岩石地层界线为大致依据的,缺乏生物化石依据,这与年代地层的概念不符。
下一篇:没有了